“星屿传香城隍显赫垂恩远,清溪溯祖侨裔虔诚获福多”(黄秋生撰)
拜亭柱子上的对联充分体现了城隍信仰南传的历史:上联是说城隍爷恩泽深重,远传新加坡,庇佑南洋信众。下联是说星洲信众返回祖庙所在的福建安溪县,寻根谒祖,虔诚奉祀清溪显佑伯主。
拜亭两右侧供奉将军、九爷、包贝爷、金钱伯,左侧奉将军、八爷、孝子公及五阴将。这些都是城隍爷的部下,要拜见城隍爷的信众必须先从他们身旁走过,接受他们严峻目光的审视,令人胆寒。
“阳世官刑虽幸免,阴司法网总难逃”
城隍爷清正严明,燮理阴阳。八爷、九爷也被看做是拘拿阴魂的黑白无常。人们在阳间种种恶行,即使能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;阴间的神灵也了若指掌,绝不会放过作恶的人。这幅对联告诫世人,做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。
看彼世人诡谲心肠莫怪此公吐舌,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辈寒心”
八爷(白无常),吐着长长的舌头,令人胆战心惊。这幅对联解释了白无常面相的震慑作用:黑无常由于看到了太多世人心肠狠毒,故而吐出了舌头,以示惊讶。而世人看到了如此白面长舌的神明,心生畏惧,故而不敢作奸犯科。
“清溪城隍保国安民阴阳断,显佑伯主南邦护侨善恶分”
这幅对联点明了安溪城隍爷的神职:清溪城隍与显佑伯主都是指安溪城隍爷。城隍爷在本土能够保境安民,燮理阴阳。传到南洋星洲,继续保护侨民,惩恶扬善。
大殿正门内对联:
“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,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”
这幅对联告诉人们,为善为恶,无论早晚,都会得到相应的果报。不要以为作恶无人知道就不会有报应,其实天地神明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,谁也逃不脱因果循环,天网恢恢。
“隐处也难逃洞鉴,入门各自检平生”
这幅对联同样告诫世人,城隍爷明察秋毫,无所不知。既是在暗处作恶,也难逃城隍爷的法眼。进入城隍大殿,需要返躬自省,诚心诚意,老老实实的检视自己的所作所为。就如同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一样。
“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,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”
这幅对联充分地体现出了华人对“孝”的重视,同时也反应出城隍爷博大的胸怀:如果能孝顺长辈,入庙拜神这些都是细枝末节,并不重要。只要是和睦亲友,见到了城隍爷,即使不躬身下拜,也没有关系。
“孽镜分明巧计千般难蔽掩,夜台凄楚公侯极品不相饶”
这幅对联体现出城隍公正严明、善恶分明、一视同仁的神格。城隍爷的明镜高悬,无论怎样投机取巧,遮掩罪行,都难逃天理昭昭;无论拥有怎样的权势地位,也躲不过神明惩罚。
大殿大门上有两个描绘精致的文武门神和二位侍臣。大殿中“四点金柱”上的两幅对
联也是从安溪城隍庙复制的:
“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,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”
这幅对联的主要意图是劝善,意思是说,做好人,自己能够获得身心安稳;行善事,天地明察,鬼神不犯。
“宠锡袍冠八闽第一,褒封伯爵五邑无双”
这幅对联体现了安溪城隍爷显赫的地位。相传安溪城隍神曾经为宋朝太后治病,病愈后皇帝特别赏赐龙袍,这在福建的城隍神中,还是独一份。明代,安溪县城隍神被敕封为伯爵。之后清溪显佑伯主屡次显灵,保境安民,不断受到历代皇帝封赏,清道光皇帝敕赐“钦加普护清溪显佑伯”圣旨一道,五县无双,令人敬仰。
“四序分权直事九皇之主,五行定职当居一气之宗”
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相互搭配纪年,六十年一个轮回,每一年都有一位当值的神灵,人称太岁。这幅对联说明的太岁殿的职能。四序是指一年四季,古代的太岁殿是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的地方。城隍庙太岁殿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,斗姆元君是九皇之母,故而上联说一年四季之神各司其事,侍奉九皇之主——斗姆元君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构成世界的要素,一气也就是一炁,是万物的本源。道经中说:一气生阴阳,阴阳生五行。下联是说,五行调和,道炁长存,也就是说,太岁殿象征着一个和谐安宁的世界。
“乾象列三垣位奠北辰尊帝座,道元通一气化征坎德涌龟台”
城隍庙太岁殿的屋顶有北斗七星图,悬挂七星灯。乾象就是天象。三垣,即紫微垣、太微垣和天市垣,其中,紫微垣象征皇宫,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,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。北辰就是北极星,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形状排列,以北极星为尊。坎德,指水就下的性质。比喻君子谦卑的美德。龟台,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。下联的意思是,正道的根元,是由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交合而来。天一生水,水有向下流淌的谦卑美德。这样美好的水,向着仙人居住的龟台流去。
“圣德遍万方上下尊卑同景仰,神光周六合士农工贾尽倾诚”
这幅对联是说,斗姆元君的圣德神光照耀宇宙,无论地位高低,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,都对她万分敬仰,虔诚崇拜。
“天上清光列宿群星朝北斗,人间和气千祥百福萃南洋”(黄秋生撰)
这幅对联是对新加坡国家和人民的祝福。上联是说,天空晴朗明净,所有的星辰都向着北斗星朝拜,暗合太岁殿屋顶的北斗七星。下联是说人间祥和安宁,福气笼罩南洋大地。